臺灣,一直是我想去但願望又沒有那麼強烈的地方。直到有機會參加了臺灣生態農業和社會創新考察團。
  在臺灣7天,除臺北之外,我們基本在中部山區活動,考察了布農族望鄉部落、信義酒莊、日月潭邵族部落、桃米社區、埔里鎮、賽德克族眉溪部落、大雅小麥文化園區、泰雅族達觀部落、南莊老街、石壁部落,基本都是社區營造的典型例子。
  社區營造是個新詞,維基百科里的定義是:“居住在同一地理範圍內的居民,持續以集體的行動來處理其共同面對社區的生活議題,解決問題同時也創造共同的生活福祉,逐漸地,居民彼此之間以及居民與社區環境之間建立起緊密的社會聯繫,此一過程即稱為‘社區營造’。”
  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整合“人、文、地、景、產”五大社區發展方向:“人”指的是社區居民需求的滿足、人際關係的經營和生活福祉之創造;“文”指的是社區共同歷史文化之延續,藝文活動之經營以及終身學習等;“地”指的是地理環境的保育與特色發揚,在地性的延續;“產”指的是在地經濟與產業活動的集體經營等;“景”指的是社區公共空間的營造、生活環境的永續經營、獨特景觀的創造等。
  筆者目前所做的是基於古徽州村落的傳統社區形態,也一直在思考如何使商業模式更好地服務於古村的發展。其實僅就商業“利益最大化”目標而言,沒有持續性社會價值,也就沒有持續性商業價值,利益並非只有短期,真正的企業家還是要“風物長宜放眼量”。
  培立而非植入
  非常敬佩這樣一群人,十幾年如一日,投身到一個並非自己故鄉的地方——他們稱之為“新故鄉”,不計報酬,只為了讓這個地方更美好,更繁榮,尤其是能培立和強化自己鮮明的文化與自然特色。
  “培立”這個詞,是我第一次接觸,覺得非常到位。這群人不是給當地人植入什麼,而是發現其原本具有的某種特點,加以培育和扶植,使之能自主自立。這是一件說來容易做來難的事情,無恆心、無恆力者斷不可為!而現實也給了他們豐厚的回報,於是我們便看到了一個個震後曾經千瘡百孔、人心渙散的社區,如今變得草木蔥蘢,溪流清澈,蝶舞蛙鳴,尤其是整個社區形成了強大的向心力,人人以社區為榮,人人為此獻力,社區互助已形成風氣。
  我同樣非常敬佩這樣一群人,生於斯長於斯,然而或因求學或因工作,曾在大城市或國外頗有建樹,但義無反顧回到故鄉,參與甚至主導著故鄉的發展。鄉情也許是我們內心柔軟的那一塊,但有多少人能夠因為內心的柔軟而放棄現實的舒適和溫暖?
  我看到了布農族、賽德克族、泰雅族還有漢族的一些年輕人,學金融、醫學、機械的,想來衣食無憂,但他們依然選擇回鄉,投入到故鄉社區營造中,當起了高山嚮導、獵人、青蛙解說、民宿經營者、農夫,同時,還影響和號召其他年輕人走上回鄉的路。
  憑著對故鄉的熱愛、對傳統的依戀,還有一群人數十年如一日地鑽研傳統手藝。比如埔里林政立的紙匠工坊、大雅趙勝傑的趙家窯鐵陶,石壁部落林淑莉的織染等等。這些傳統工藝不一定能賺多少錢,但其中卻蘊含著千百年的文化積澱和生活智慧,失去他們,意味著失去我們的“根”。這些人不斷挖掘凝練其中的美好並對外宣傳推廣,讓更多人知道和熱愛傳統手藝,使這些技藝在現實社會中獲得生存土壤和發展空間。
  從觀念改變到決心行動
  臺灣的社區營造,基本方式是公益組織介入,通過給當地人帶來現實的幫助,以及堅持不懈的培訓和教育,使之明白生態、文化的重要性,以及可能帶來的利益,從而撬動小部分的當地人成為堅定的支持者和踐行者,然後引入商業力量——大部分還是當地人為主體,逐步發展,最後基本都會落實到一個社區互助組織,這時初始的公益組織便扮演著一個推動和協助的角色。用全程為我們做引導的臺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惠雯的話說,整個過程也可以表述為“觀念改變——意識抬頭——知識吸收——決心——行動”。
  這個過程一般都要十幾二十年的時間。貫穿其中的,是各種各樣的矛盾衝突,是不斷的曲折反覆,非有極大的堅忍和善意不可為之。而且這個過程沒有終點!社會在不斷地變化,如何發掘更多生活的美好,如何讓這些美好一代代薪火相傳,也是不可迴避的問題。
  給短期收益設定上限
  從臺灣回望古徽州,商業能否成為社區營造的起點?我堅信可以,但從長遠看,這樣的商業模式卻必須自律,給自己加上兩條邊界:其一,是經濟發展邊界,我們必須考慮社區的生態和生活承載力,確定其最大客流量,這也就給自己的短期收益設定了一個上限,而不能簡單地追求“最大化”;其二,是社會責任邊界,作為商業組織,我們不能完全按社區需求去提供公益服務,只能基於我們的能力邊界。
  前者實際上是短期收益目標和長期持續發展目標的平衡,而後者,則是清晰自我定位的結果。但並不意味著我們無視社區更多的公益需求,我們能做的是去整合更多的力量比如公益組織投入其中,將商業和公益形成一股更大的合力。
  人情是社區營造的根本目的
  在社區營造體系的商業板塊中,有三個要素:文化、環境、人情。
  臺灣的文化創意產業是非常發達的,我們這次走訪的信義酒莊、趙家窯、紙匠工坊等,乃至各個部落的手工藝品等,無不凝結著文化和創意的結晶。
  而環境也讓我非常驚訝。我知道臺灣生態環境不錯,但當我看見我們住的民宿,基本都處在優美的自然環境中時——比如石壁部落、綠屋民宿等——總是不禁陶醉其中,想著“採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”的閑雅自在和“振衣千仞崗,濯足萬里流”的灑脫與豪邁。
  尤其讓我感觸的是這裡小環境也極佳。我們在小徑、草地、河流等地方,都看不到一張廢紙,一個塑料袋。桃米的經驗是公共空間認養,由認養人負責鋤草和清掃,或者自為,或者聘人,聘人的話,本社區的弱勢群體優先。
  最讓我感動的是人情。我們在臺灣自始至終,無論是當地的接待組織成員,還是陌生的出租車司機、行人,都讓我們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友善和融洽。人情,才是社區營造的最根本目的,沒有人情,再好的環境,再深的文化,也不過是一種蒼白的生活背景。
  抵達終點的路徑可能不止一條,但殊途同歸,所有路徑的指向都應該是文化、環境和人情。唯此,我們乃至後人,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!我們要做的,就是三思而後行,不忘初心,堅持不懈!我們存在的價值,就是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一些!  (原標題:臺灣生態農業的社區營造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trryturyki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